来源:诉的拼音,作者: ,:

1.催迷购物平台乖乖饮料的货到付款服务,为您呈现轻松购物、安全无忧的便捷体验

2.正品迷水购买流程,网上购买首选官网,全面覆盖店用品联系方式

3.乖听迷商城迷听催货到付款商城,网上购买首选官网,全面覆盖店用品联系方式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五大洲的61位外国领导人及有关国家高级别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等共同出席。

  长安街上,雄师列阵、铁流滚滚,受阅官兵齐声高呼“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直升机悬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条幅飞过天安门广场;8万羽和平鸽振翅翱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时刻,也是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时刻。

  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声震长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世界东方的响亮宣言揭示历史大势、时代潮流、人心所向。

  (一)

  永定门、天安门、地安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古都北京,中轴线纵贯南北,寄托着华夏民族对家国安宁的美好向往——“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

2024年12月26日,从正阳门箭楼内向南拍摄的北京前门大街和远处的永定门城楼。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持久和平与永续发展,如何得其门而入?这是一个个文明坐标的深切寄望,更是回荡千年的历史叩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它铭刻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石碑上。

  古往今来,人类的思考与言说,既是对社会现实的认识理解,又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影响实践活动的逻辑和进程。

  人类社会史笔如椽,昭示和平发展的铁律。

  有学者经过长期研究得出一个统计结果:如果将有文字记载的5000多年人类历史浓缩成24小时,23个小时都是“战争时间”。

  然而在这有限的和平里,人类抓住宝贵的历史时间,成就了蔚为大观的灿烂文明。回望群星闪耀的文明星空,每一次人类发展的跃升都以对和平秩序的建构为基础。

  在东方,汉唐中国以“丝绸之路”搭建起跨越亚欧的和平贸易通道,创造了当时世界领先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西方,古希腊的众多城邦通过联盟与贸易构建的和平网络,孕育了哲学、数学与戏剧的璀璨成果,润泽后世。

  然而,多少文明古国,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留下人们沉痛的思索。亚里士多德说:“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孔子曰:“圣人之用兵也,以禁残止暴于天下也。”

  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让和平不再是“战争的中场休息”,为发展留出更为广阔的时空,这是全人类的共同期盼。

  中华文化血脉赓续,流淌和平发展的追求。

  悠悠华夏,有一种深埋在血液里的民族品格。我们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维和部队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李明 摄

  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也历来是维护和平的坚定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是唯一将和平发展写入宪法和执政党党章、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大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郑重宣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中国的前途是同世界的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

  汲古而润今,鉴往而知来。

  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主题便是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把“和平性”列为中华文明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之一。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团结与分裂,进步与倒退,光明与黑暗,在历史的岔路口带来震撼人心的审视。

  战争遗留巨创深痛,警示和平发展的珍贵。

  原本迈向进步、充满希冀的20世纪,究竟何种力量,让各种要素聚合发酵,酿成一场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劫难空前的两次世界大战给全人类敲响警钟。

  《联合国宪章》开宗明义:“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德国达豪集中营纪念碑用五种语言刻下誓言——“永不重来”。

  和平发展的底线不能失守,人性光辉的尊严不容践踏。

  有这样一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场景,揭示出殊途同归的思想路径。

  2019年11月,雅典卫城博物馆,一座座古希腊神话人物雕像栩栩如生,正在希腊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在“沉思的雅典娜”浮雕前驻足。

  “她在思考战争的意义究竟何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起“止戈为武”的中国典故,时任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不住地点头。

  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人类经历了充满血腥的热战、全面对抗的冷战,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巨大的进步。这100多年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让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更加澎湃激荡。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崇高使命,就是不断开辟和平发展的新境界。

  德国共产党主席恩斯特·台尔曼于1927年4月13日在德国共产党中央党报《红旗》上写道,“全人类的目光都投向了中国”。他在文章中把中国共产党人称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者,赞扬他们“使地球上最古老的文化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枷锁”。

  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和平,不仅仅是没有战争的表面状态,更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和谐与公正。真正的和平意味着消除剥削、压迫,实现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与团结。

  烽火岁月,毛泽东同志在《论新阶段》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担负着领导抗日战争达到胜利的重大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只有为着保卫祖国而战才能打败侵略者,使民族得到解放。只有民族得到解放,才有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得到解放的可能”。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核导弹第一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壮阔的时代需要宏大的格局,伟大的事业需要博大的胸怀。中国共产党人不但求一国的和平,而且求世界的和平,不但求一时的和平,而且求永久的和平。

  今天,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着各国人民的普遍追求与向往。

  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新时代中国的领航者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